听障患者总希望配了助听器就能立即听见、听清所有声音,但实际生活中,或许会出现诸如“环境一吵就听不清”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适应嘈杂的倾听环境
听损患者长时间听不见声音,佩戴助听器后需要一段时间重新适应声音的存在。
所以,初戴助听器应在验配师指导下,进行听觉康复适应性训练。如:佩戴初期,每天戴上1~2个小时来重新熟悉和分辨各种声音,等完全适应了安静环境中的声音,再逐渐到嘈杂环境中倾听、交流。
这是一个由熟悉到陌生、由安静到嘈杂、循序渐进的听力适应过程。
选配智能化助听器,自动匹配不同环境
随着助听器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助听器产品通过智能AI技术实现了环境与程序自动匹配。助听器会根据环境音变化,自动切换相应的聆听程序,用户无需手动切换,聆听更舒适便捷。
6大场景智能切换
AI智能全景实时分析系统将环境汇总分为6大场景。
环境变化时(如:从安静环境变为噪声环境),用户不需要任何动作,系统能够自动进行场景转换,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也能获得更好的言语识别率,更为舒适的聆听。
为什么需要全景实时分析系统?
因为听障患者在实际佩戴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场景,每种场景对助听器的降噪、压缩、信噪比、抑制反馈速率等都是有不同需求的,很难在一个程序中满足用户的需求。
传统的做法是使用程序按钮,调试几个程序预设多种环境,用户可以在不同环境自行切换对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
总部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六路232号越秀新都会大厦19A06室 | 联系电话:020-81307991 | 传真号码:020-813060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