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一种症状,不是独立的疾病。它可以是多种疾病的前兆症状,也可以是某种疾病的并发症状。临床上,绝大多数为主观性耳鸣,又称内耳性耳鸣:只有患者自己感觉到,检查者无法听到。
一、主观性耳鸣产生的原因有:
1、听觉神经系统病变:如噪音损伤,耳神经中毒(包括耳毒类抗生素、水杨酸制剂、奎宁、速尿等常用药和汞、砷、铅等工业毒物,以及烟叶所含的尼古丁等引起的中毒),病菌病毒侵犯耳神经干或耳蜗、老年性内耳退行性变、内耳迷路积水、听神经瘤等,还有中耳炎后遗症、听骨粘连、咽鼓管功能阻碍和耳硬化症所致传导性耳聋时也会伴发低音调性耳鸣。
2、中耳道病变或外听道阻塞:致使排音机能发生障碍,产生耳鸣。
3、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神经衰弱、高血压、内分泌紊乱等都可以通过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或其它因素而
引起耳鸣。
4、脑内疾患:如脑血栓形成或引起椎基动脉缺血,均可产生耳鸣。
二、客观性耳鸣产生的原因:
临床上有少量是客观性耳鸣(外在性耳鸣)。这种耳鸣不但患者能感觉到,检查者贴近其耳朵,也能听到有“呼呼”或“嗒嗒”的声音。其原因有:
1、机械性原因:耳部和耳周围的肌肉发生阵发性痉挛等影响了咽鼓而产生耳鸣。
2、血管性原因:如耳部血管瘤、动脉硬化等都可以引起此种耳鸣,此种耳鸣的特点是有低音调吹风样的杂音,其节律与患者的心跳一致。
发生耳鸣时,有些患者往往不以为然,继而掉以轻心,这样是不对的。
三、耳鸣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1、针对病因预防:如有耳疾、高血压病、内分泌紊乱及代谢功能失调、贫血、神经衰弱、动脉硬化等疾病应及早治疗。这些病治好了,一般耳鸣也会随之消失。
2、日常重保健: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做到劳逸结合、慎喜怒、避房劳、戒烟限酒,掌握好养生之道。
3、发生耳鸣及时诊治:最好请五官科专家诊治,还可用些中药疗法,也可采用针灸或压穴法,如取听宫、翳风、风池、下关、合谷、三阴交、阳陵泉等穴用自我指压穴位法治疗。
|
![]() 总部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六路232号越秀新都会大厦19A06室 | ![]() 联系电话:020-81307991 | ![]() 传真号码:020-81306087 |